公历:2021年2月25日 星期四
农历: 二零二一年 正月 十四日
梅艳芳(1963.10.10—2003.12.30),生于香港,祖籍广西合浦,少时家境拮据,四岁半已登台演出,是二十世纪后半叶大中华地区歌坛和影坛巨星,香港演艺人协会的创办人之一及首位女会长。梅艳芳以醇厚低沉的嗓音和华丽多变的形象著称,曾引领粤港地区的时代潮流,是港乐最高荣誉“金针奖”和“中国金唱片奖艺术成就奖”的最年轻得主,至今保持着华语女歌手全球演唱会场次最高纪录。梅艳芳同样蜚声影坛,荣获过两岸三地的影后,入选“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”。她一生致力公益慈善,推进大中华演艺事业的交流合作,被誉为“香港的女儿”。
梅艳芳,第一位在音乐界和电影界都取得瞩目成就的香港女艺人,第一位获得中国国家级音乐艺术成就荣誉的香港歌手,第一位出任香港演艺人协会会长职位的女性。
音乐上,她突破传统、大胆创新、风格多变、引领潮流,至今仍保持着华语女歌手全球演唱会场次最高纪录(292场)。她三十五岁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“金针奖”,四十岁获得中国金唱片奖(国家级音乐奖)的艺术成就荣誉,是香港乐坛最年轻的终身成就奖得主。
电影上,她先后获得大中华两岸三地的影后荣誉(金马奖、金像奖、金鹿奖),在二十年(1985-2005)香港电影累计票房中位列女演员第三。去世后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追授“演绎光辉永恒大奖”,被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评入“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”。
公祭葬礼:
2003年12月30日凌晨2点50分,梅艳芳因宫颈癌导致肺功能衰竭,在香港养和医院病逝,终年四十岁。弥留之际,众多艺人赶赴医院探视。凌晨四点,成龙、曾志伟、刘培基等好友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逝世消息,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表达哀痛和惋惜,香港特区政府和中联办官员向梅艳芳亲属发出唁电。华人地区各大媒体进行专题报道,诸多海外媒体,包括西方三大通讯社(美联社、法新社和路透社)、美国CNN电视台、英国BBC电台以及韩国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的主流传媒均播报了梅艳芳逝世的消息。华人媒体称赞其为“香港的女儿”,美国《时代周刊》(亚洲版)则以“东方麦当娜”形容其在亚洲歌坛的地位。
2004年1月10日,内地同行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举行追思会,冯小刚、张纪中、何平、葛优、李冰冰、赵薇、范冰冰、蒋勤勤等二十余人出席。那英、孙楠等歌手在北京雍和宫举行私人佛教祈福仪式,遥送挚友一程。1月11日傍晚,香港举行公祭仪式,约七千来自世界各地的歌迷和各界名流赶赴吊唁。1月12日上午,梅艳芳的葬礼在香港殡仪馆举行,众多演艺界人士出席,近万香港市民和歌迷沿街送别,三百多传媒记者到场。葬礼当日,特首致送“音容宛在”四字挽联,中联办致送“懿德流芳”四字挽联,凤凰卫视、香港无线电视、亚洲卫视和华娱卫视进行了现场直播。
除文艺界人士外,致送花圈或前来吊唁的香港政治或商业界人士还有:行政长官董建华、中联办副主任李刚、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、政务司司长曾荫权、财政司司长唐英年、工商局局长曾俊华、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、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马时亨、新闻处处长蔡莹璧、全国人大代表费斐、邵氏电影公司主席邵逸夫及夫人方逸华、嘉禾电影公司主席邹文怀、中国星集团主席向华强、民主派元老司徒华等。一些港澳豪门成员,如霍英东家族企业主席霍震霆、“赌王”何鸿燊胞姐何婉鸿、姨太梁安琪等也前来致祭。媒体如香港电台、香港商业电台、亚洲卫视、中央电视台《同一首歌》栏目组等有致送花圈。此外,一些音乐界和电影界团体也向香港演艺人协会发出唁电,国家广电总局(总局副局长赵实、电影局局长童刚)在唁电中赞扬了梅艳芳为推进两地艺术交流的卓越贡献。
附:梅艳芳代表作品
音乐专辑
▪ 情歌101 ( 2009.4.30) ▪ Faithfully ( 2008.12.19) ▪ 梅·忆录 ( 2004.1.20)
▪ 永远的梅艳芳 ( 2004.1.19) ▪ 似水流年 ( 2003.8) ▪ 众里寻芳45首 ( 2001.2.1)
▪ 没话说 ( 1999.1.1) ▪ 床前明月光 ( 1998.11.1) ▪ 梦里共醉 ( 1998.1.1)
▪ 镜花水月 ( 1997.7.1) ▪ 女人花 ( 1997.8.1) ▪ 歌之女 ( 1995)
▪ 小心 ( 1994) ▪ 变 ( 1993) ▪ 情幻一生 ( 1993.1.1)
▪ 戏剧人生 ( 1993.3.1) ▪ 封面女郎 ( 1990.1.1) ▪ 烈焰红唇 ( 1987.6.1)
▪ 妖女 ( 1986) ▪ 蔓珠莎华 ( 1985.7.1) ▪ 飞跃舞台 ( 1984.2)
▪ 赤色梅艳芳 ( 1983.1) ▪ 心债 ( 1982)
电影作品
▪ 男人四十 ( 2002) ▪ 男歌女唱 ( 2001) ▪ 慌心假期 ( 2001)
▪ 爱君如梦 ( 2001) ▪ 钟无艳 ( 2001) ▪ 烟飞烟灭 ( 2000)
▪ 半生缘 ( 1997) ▪ 金枝玉叶2 ( 1996) ▪ 运财至叻星 ( 1996)
▪ 红番区 ( 1995) ▪ 醉拳Ⅱ ( 1994) ▪ 审死官 ( 1993)
▪ 济公 ( 1993) ▪ 现代豪侠传 ( 1993) ▪ 九一神雕侠侣 ( 1992)
▪ 赌霸 ( 1991) ▪ 乱世儿女 ( 1990) ▪ 川岛芳子 ( 1990)
▪ 何日君再来 ( 1990) ▪ 豪门夜宴 ( 1990) ▪ 奇迹 ( 1989)
▪ 英雄本色3:夕阳之歌 ( 1989) ▪ 富贵兵团 ( 1989) ▪ 黑心鬼 ( 1988)
▪ 胭脂扣 ( 1987) ▪ 偶然 ( 1986) ▪ 小子高飞 ( 1985)
▪ 青春差馆 ( 1985) ▪ 缘分 ( 1984)
电视剧作品
▪ 香江花月夜 ( 1984) ▪ 武侠帝女花 ( 1980)